电工电气网上商城

电热膜

2016-03-16 来源:买卖宝

电热膜供暖系统是区别于以散热器、空调、暖气片为代表的点式供暖系统、以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供暖系统,在面式供暖领域采用现代宇航技术研发的低碳供暖产品。

电热膜

简介

电热膜分为高温、低温电热膜。高温电热膜一般用于电子电器、军事等,如今科技生产的电热膜。低温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半透明聚酯薄膜,由可导电的特制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工作时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送入空间,使人体和物体首先得到温暖,其综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对流供暖方式。低温辐射电热膜系统由电源、温控器、连接件、绝缘层、电热膜及饰面层构成。电源经导线连通电热膜,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由于电热膜为纯电阻电路,故其转换效率高,除一小部分损失(2%),绝大部分(98%)被转化成热能。

电热膜不能直接用于地面辐射供热,需要外加专利的PVC真空封套,才能用于地面采暖,保证使用效果和寿命。

电热膜发展潜力巨大,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电热膜采暖方式不耗水、不占地、开关自主,节能节材,符合减排低碳的政策导向,发展前景广阔。这是对中惠地热在电热膜、电采暖行业地位的及其权威的肯定,尤其在采暖行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专家预言,该技术标准的推出不仅意味着环保经济的电热膜采暖将更快走进千家万户,而且意味着电热膜采暖产业的振兴,意味着采暖行业低碳式发展春天的来临。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低温辐射电热膜》发布实施暨标准化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后,并于2011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顶级媒体中国之声对正式实施的《低温辐射电热膜》进行了特别的报道,称其为我国电热膜行业第一个产品性能标准,单位为标准化示范基地。电热膜采暖具有不耗水、节能、节地、省材、环保、任意开关调节、便于分户计量等优点、符合低碳方向。

分类

电热膜按照发展阶段及应用模式,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电热棚膜:第一代电热膜,铺设于屋顶;

(2)电热墙膜:第二代电热膜,铺设于墙面;

(3)电热地膜:第三代电热膜,铺设于地面。相对于前两代电热膜,第三代电热膜具有施工简单、受热均匀、健康保健(足暖头凉,符合养生学)等独特优势。

电热膜按外观形状分类最长见的有三种规格:50cm宽度,80cm宽度,100cm宽度

电热膜按功率分一般有两种规格:220瓦每平米 400瓦每平米 220瓦电热膜属于低温电热膜,主要应用于地暖行业:400瓦主要用于除地暖以外的方面,比如烘干等,400瓦电热膜属于高温电热膜,温度最高可以到达70多度,用于印刷烘干,药物烘干等。

发热原理

电热膜制热原理是产品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热体中的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碳分子之间发生剧烈的摩擦和撞击,产生的热能以远红外辐射和对流的形式对外传递,其电能与热能的转换率高达98%以上。碳分子的作用使系统表面迅速升温。将电热膜暖采暖系统安装在墙(地)面上,热能就会源源不断地均匀传递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电热膜之所以能够对空间起到迅速升温的作用,就在于其100%的电能输入被有效地转换成了超过66%的远红外辐射能和33%的对流热能。

主要特点

电采暖作为房屋取暖的一种形式,在中国各省、市、县、乡村均有大面积使用。电采暖作为供暖领域的一场革命,主要体现有以几个方面:

1.以电力为能源、没有污染、利用环保、减碳排污、充分利用电能;

2.分户供暖、分室调温,能够自主调控,满足个性化使用需求;

3.使用安全可靠,没有传统水采暖的跑冒滴漏的困扰;

4.减少供热时产生的噪音,电热膜释放出来的远红外线,可以调节人的生理平衡,生陈代谢。

安全性

电热膜供暖系统的安全性极高,无任何安全隐患,是非常成熟的产品。经有关部门的检测,它的绝缘等级、耐压能力、泄露电流、阻燃性都达到了国家相应的标准。用户尽可放心使用。

1、电热膜的击穿电压为1200V以上,故在220V的电压下运行不会有击穿的危险。

2、电热膜的泄露电流中线为小于0.126mA;相线为小于0.136mA。

3、电热膜具有阻燃性,不会导致电热膜的自燃。

4、电热膜供暖系统属于低温辐射供暖系统,电热膜在运行时它的表面温度只有40℃-50°C。

5、电热膜供暖系统有一个温控装置,温控器会自动的控制整个系统,当室内温度达到用户的要求时,整个电热膜供暖系统停止运行,当室内温度低于用户的要求时,整个电热膜系统自动的开始运行。

相关标签: 电热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一键免费找货

10秒登记,免费获取专业报价

· 专业垂直的电工电气采购平台

· 在买卖宝采购省时·省钱·省心,58%用户回购

服务热线

400-828-0188

08:00-22:00

周一至周日

Copyright 远东买卖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037087号-1